生命的历程 ● 束发

【导读】束发:男子15岁。到了15岁,男子要把原先的两个总角解散,扎成一束髻。归有光 《 项脊轩志 》:"余自束发读书轩中。"

束发之年

在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”的影响之下,无论是小孩还是耄耋老人,都会特别珍惜自己的头发。东汉末年曹魏政权的领导者曹操,曾经因为惊马而践踏麦苗,为了表达自己的赎罪心理,他不惜“割发代首”彰显自己的罪过。这种做法实际上比杀头还难受,毕竟曹操从此背上了不孝的骂名。


束发之年是指15岁。束发是把总角解散,束成以髫,这时已是成童。开始束发的年龄大约为十五岁,在古代是入大学之年。《大戴礼记·保傅》中曾记载:“束发而就大学,学大艺焉,履大节焉。”指年过15岁的少年,就可以上大学就读,去学习各种技艺,学会大艺,大艺即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乐》,大节乃大学之道。

在古代,男孩到了束发之年,就可以上学读书了,学会各种技艺,不再是孩童,即束发入学。在《大戴礼记·保傅》中道:“束发而就大学,学大艺焉,履大节焉。”

古代男子束发是于农耕民族的生活相关,男子把头发束起来,再带上头巾,就不怕头发弄到眼睛了,由于头发能调节头部气温,这样既保证在烈日下头部不会太热,也能保证冬天头部不会受冷。

再加上后来《孝经》里的“身体发肤受之父母”等影响,为了尊重父母,男子是不会将头发剪掉的,之后束发完全的成为了我们中国数千年之传统。

束发是多少岁

在清朝以前汉族的男孩成童时都要束发为髻,因以代指成童之年,之所以要束发是因为古代的男子,头发都是非常长的,为了方便所以是要束发的,之后发展到与男子的年龄有关,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才可以束发。


男子束发和女子的盘发有很大的区别,女子是先盘发再插簪子,抽掉簪子的话头发会自动散落下来,而男子发髻即使拔去簪子,不去拆它是不会散的。


唐代诗人鲍溶有《苦哉远行人》诗云:“去时始束发,今来发已霜。”,过去自己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,就已经开始遵照习俗束发,只不过现在头发花白了。

说明在唐朝时期,束发也是一种流行元素,并且也是由童年走向成年的一个标志。

而生活在南宋时期的陆游,则在《上执政书》中写道:“某小人,生无他长,不幸束发有文字之愚。”。

这句话中的“束发”其实说的是,陆游在少年时期的束发经历。生活在古代社会中的文人,在反复强调束发的同时,其实也暴露了自己的年龄。

束发的年龄阶段为15-20岁,现在社会中15岁还只是个孩子,在这在古代社会却可以成家立业了。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束发,是古代男孩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,将曾经的总角束起来,以此宣布告别童年。

通过古代小孩,不同年龄段的称谓来看,其实代表的是古代人的成长过程。从束发之后人们就迈入了快车道,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”。


古代人到底是怎么束发的?

中国的古代男性,除了清朝,包括元朝的汉人,都是要束发的。如果你披头散发、长发飘飘,就说明你是个粗人,不懂礼仪,跟动物没什么区别。比如,张岱在明朝灭亡的时候,就匆匆地逃往山林中避难,他在《陶庵梦忆》中写道:陶庵国破家亡,无所归止,披发入山,骇骇为野人。翻译过来意思就是:我国破家亡,没有去的地方,所以就披着头发跑进了山里,惊骇地像个野人一样。你看,披头散发实际上被张岱和"野人"等同了起来。

孩子还很小的时候,家长可以把它周围的头发都剃掉,然后给孩子们精心"打扮"各种各样可爱的发型。但是,十五岁是一个分界点,这时候的束发主要是将头发扎起来。这时候的发型可能还是会稍微随意一点。

但是,到了二十岁,意味着古代男子正式成年了。成年人必须严格束发,将头发扎起来。如果你后面再拖一个辫子或者一头长发,那估计别人就会觉得你的家教有问题了。

很多人都很好奇,既然古人要束发,那如果古代人头秃了怎么办?

古人当然并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。比如杜甫就在诗中很悲催地写过:"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"。意思是,白发越抓越短,连簪子都插不上了。这在古代可是一个大问题:因为即便你头发不多了,你也是不能把头发一下子全剃掉的。

换句话说,作为体面人,或者为了保持自己的体面,你还是得继续养长发,并且把长发扎起来。配上头巾或者帽子,这才是古人的标配。


帽子,在古人的世界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。一来,古人必须把头发全部朝上扎起,头发很容易散乱;二来,秃头、掉发也是潜在威胁。

当然了,不止是帽子,明朝人也非常愿意戴上网巾,有了网巾,一样可以起到束发的作用,而且效果更好。